有年春天,王羲之去杭州探访好友,走到苏州见景色美丽,就在桥边停下喝酒赏景,夜半时分,带着几分醉意,渐渐睡去。
第二天就病了,整整病了一个月。出门时身上所带的路费也用光了。这怎么办?他忽然记起,旅馆对面有一个当铺,于是就写好一个“当”字,叫书童去当了,价格是30两银子。
书童来到当铺,老板一看,果然是个好字,就问当多少钱,书童说30两银子。老板说:“好字是好字,只是带着病容,不值不值。”书童回来把老板的话说给王羲之,王羲之又写了一个字,让他拿去,老板说:“这个‘当’字比那个有力多了,只是带着怒气。就这吧,我要了。”
王羲之有了钱,又可以上路了。他来到杭州,见了朋友,朋友设了一桌好酒招待王羲之,在座的有一位朋友的亲戚,开着一个当铺,想求王羲之写个“当”字做招牌,王羲之说:“我已经写好了,你去取回来就是了。”王羲之把当票掏出来,交给那人。那人带着银两就去苏州取回了那个字。
那人回到杭州,把那个字交给了王羲之。王羲之接过来就把那个字撕了个粉碎,然后笑笑说:“生意人最重要的是和气生财,这个字是我病好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写的,不好,我现在重新给你写一个。”
后来王曦之重新写的‘当’字经高级工匠刻制,挂在杭州城的各条大道上,非常显眼。
|